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中共官方指标回暖 业界忧心全靠借贷 哈佛专家指症结是体制 企业汇出资金限额大削九成

财新中国经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3月迎来2019年的首次“复苏”,不过,分析师们认为,工业增长仍旧后继乏力,经济形势尚未出现根本好转。财经人士表示,先活着再说,这都是以当局加杠杆来驱动的。哈佛大学经济学者认为,中国需要转向以“消费驱动”和“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过多年持续走高的房价让居民的债务率直线攀升,掏空了居民消费潜力。外媒报道,中国忧虑外流强化管制,企业汇出资金限额大削九成。

中共忧虑资金外流;强化管制企业汇出资金;限额大削九成

香港星岛日报4月2日报道说,中国政府继续对资本流动加强管制,以减缓近期资金外流的情况。

报道引述《华尔街日报》的消息指,中国外汇管理局近期指示银行将跨国企业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特别安排,汇出境外的资金上限由原本的5000万美元,大幅调低至500万美元。

报道指,加强限制是源于人民银行上月开会讨论跨境资金流动,提及十月时资金全部是以人民币方式流走,引起官员警惕。

中国大陆企业亦可能受到类似限制。《金融时报》报道,当局已经草拟文件,计划将大陆注册企业向境外转移的人民币资金限制于企业股本的三成。

3月中国制造业PMI走强;经济学家:形势尚未根本性好转

财新中国经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3月迎来2019年的首次“复苏”,带动、乃至全球股市周一(4月1日)上涨。

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周一公布,3月份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至50.8,重返枯荣线上方,并创2018年7月以来最高,显示4个月以来中国制造业首次获得改善。

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主要受产出推动,从2月份的49.5升至3月份的52.7。新订单指数从50.6升至51.6,仍略低于去年的平均水平。新出口订单指数从2月份的45.2升至47.1,由于欧洲和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较少,仍低于去年同期的49。

财新PMI和中共官方PMI数据方向走势一致。中共国家统计局周日(3月31日)公布,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回升至50.5;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也升至54。

《华尔街日报》引述经济学家观点报道,尽管3月官方制造业指标回暖,经济形势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

经济学家指出,1月和2月经济活动低迷且中美尚未解决贸易争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David Lipton上周表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对全球稳定构成最大

路透报道说,分析人士对所谓经济好转的判断多持谨慎态度,认为3月PMI的大幅改善主要受中国皇历新年后复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不足以因此做出经济已走出低谷的判断。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李超等认为,3月PMI虽环比改善,但利润数据较弱,说明工业生产后续乏力。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点评称,PMI各分项指标回升幅度与历年3月相比并不高。从产需两端来看,生产复苏强于需求,主要受传统皇历新年节后复工带动,就业指数回升幅度明显弱于季节性水平,剔除建筑业拉动效应后可能仍在走弱。

有大陆人士表示,共产党是“拖”经济,能拖一天算一天,以拖待变。

“经过几个月基建刺激,PMI开始轻度反弹,为了维持后续动能,4月的减税是必不可少;这些都是以政府加杠杆来驱动的,尽管(中共)内心不情愿,但经济压力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先活着再说。”一名大陆财经博主分析说。

北京高喊扩内需促消费;症结却在当局

海外中文媒体《看中国》报道,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曾对中国大陆媒体表示,2019年是让大家忐忑不安的一年。中国需要转向以“消费驱动”和“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表现形式有一些明显的共性。比如资产价格崩盘,经济复苏周期长、失业率恢复缓慢,等等。金融危机的出现就像突发性心脏病一样,很难去预测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病。

在扩大内需潜力的这条路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居民债务率高企、收入预期欠佳等挑战,将事关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例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的年度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7.9%,其中65周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1.9%。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居民财富基本上被房地产掏空,广大中产阶级和中下收入阶层被房地产套牢。

2015年之前,被房地产套牢的基本上是中上收入阶层,而新一轮的楼市去库存,特别是货币化以及鼓励农民工购房,实际上将储蓄存款相对薄弱阶层的可利用资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房地产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