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癌症一旦转移 生死难料:3个预防转移的好办法

诊室门口,李叔焦急地等待医生的呼叫。

“李怀恩!”刚听到名字,李叔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在护士的带领下进入诊室。

“医生我情况怎么样?”李叔虚弱地问。

“情况不太好,你家属来了吗。”

“没来,不想让他们担心,你不用有顾忌,直接告诉我好了。”

医生犹豫了半晌,这才缓缓地说“了,现在只能安排化疗。”

李叔一听急了,“都是按你开的药在吃,怎么会转移了?”

医生拍了李叔的肩,解释说,转移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生活习惯,又或者是其他。

之后李叔情绪一直很低落,半小时后,李叔佝着腰走出诊室。

数据显示,90%的癌症所导致的死亡是因为转移造成的。Nature在2016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脱离,潜入血流中快速定居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那么,癌症到底为什么会转移?

学家找到癌转移扩散原因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员在肿瘤学家霍安·马斯奎的领导下,发现癌症的转移能力取决于其能否获得人体伤口自然愈合的能力,这或将为癌症开辟新的途径。

该中心所长霍安·马斯奎对此问题进行了30年的研究,他说,“现在我们认为,转移就像是错误的组织即肿瘤,在错误的地点即远处的重要器官中的再生”。

以前有迹象表明,癌症可能使用了伤口愈合途径来支持它的生长。一系列研究已经证实,在癌症晚期,一种名为L1CAM的分子产生,其过表达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当中,且主要集中在肿瘤组织侵袭的边缘,与癌细胞的转移、侵袭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CAM(cell adhesion molecule,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系列糖蛋白分子,在肿瘤疾病的整个恶化发展进程当中,CAM参与了其中的各个环节,其作用的方式主要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外基质之间的彼此接触粘附中充当媒介。L1CAM所属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跨膜蛋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外基质之间的粘附过程中充当媒介。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发现了L1CAM的表达。由此可见,在肿瘤转移过程中,L1CAM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而言之,癌细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重新编程。

癌症转移有哪些途径?

癌症转移是很复杂的过程,癌细胞首先要脱离原发灶,降解、浸润周围组织,还须借助某些酶才能进入系统,并在血液或淋巴液中到处游荡,同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督。遇到合适的时机癌细胞便趁机附着于管壁,成功穿透脉管后,进入靶器官组织中生长,形成转移灶。由此可知,癌症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淋巴转移。淋巴系统遍布全身,癌细胞一旦进入淋巴系统即刻就会产生转移,尤其是病灶附近的淋巴结最容易受到威胁。

二、血行转移。血液循环系统连贯人体每一个地方,当机体罹患恶性肿瘤,癌细胞进入血液,就可随着血液循环转移到其他器官内繁殖,形成转移灶。由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四通八达,因此很难评估癌细胞的转移路径,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种植转移。种植转移常见于胸腹腔内的恶性肿瘤。当癌细胞脱落时,可以散播种植到其他器官组织上,形成弥漫性转移灶。

四、扩散浸润转移。癌细胞直接扩散或直接浸润到周边器官,从而引起癌症转移。这种转移方式是很多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也是最容易被预测的转移方式。

如何癌症转移?

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在于其有极强的侵袭性、转移性,尤其是癌症转移后,治疗方案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死亡率很高。基因是癌症发生和转移的重要内因,但我们无法通过外力改变,所以,想要避免癌症转移,我们能做的是——将外因控制好,降低转移几率。

第一,早发现,早治疗。普通人应坚持每年一次的体检;高风险人群还应在个体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防癌体检,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或者在肿瘤发生浸润前,借助各种检查手段将其检出,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治疗,以期得到较好的预后。

第二,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常见的有效预防癌症转移的方法。若体检发现了早期癌症,在初次治疗后还应遵医嘱及时、按时进行复诊治疗。特别是对初次治疗后,明确没有根治的病人,复诊更为重要,这是跟踪病情进展,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的有效手段。患者一定要克服麻痹和侥幸的心理,才有机会将癌细胞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因为只有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才可以保持机体能够主动消灭或消除扩散的癌瘤细胞,避免转移灶的形成。针对癌症转移的因素,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起居有度,节制饮食,谨慎劳作,才能充分激发机体抵抗力,进而起到预防癌转移的效果。

在很多人眼里,患上了癌症就等于离死亡不远了。其实不然,癌症并不可怕,随着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已从以前的绝症转变为部分可被治愈,说明彻底治愈癌症是可能的。未来凭着知识的不断累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对癌症的控制程度也将越来越高,最终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来源: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