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星期五

高层智囊披露中共经济政策转变的背后原因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陆目前的经济策略是实行供给侧。近日,有北京高层智囊团成员许善达披露了当局不得不转变经济政策、实行供给侧改革的背后原因。

许善达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凤凰财经引述他的话表示,中国经济下行不可逆转,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如何使下行速度放缓,这是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所谓“供给侧”,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谈到实行这一经济策略的原因,许善达承认,主要就是因为以前长期依靠投资、消费、外需来刺激经济的政策难以遏制经济下行。

投资、消费、外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失灵

许善达首先提到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的高层为了避免经济下行,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投资政策,依靠投资来支撑经济,也就是大量发放贷款、投放货币。

但是,虽然这四万亿暂时避免了经济下行,但其实只是在推迟而已,从2011年、2012年开始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说明依靠投资来维持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更严重的后果是加剧了,因为那四万亿中的相当一部分投到了当时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等。虽然2012年开始逐渐改变了投资领域,但之前的投资项目无法停工,否则损失更大,所以就造成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产能过剩非常普遍,比如钢铁行业去年产能过剩5亿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20亿吨。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在今年3月份公开表示,“中国过去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行了”。

谈到国内居民消费,许善达说,过去30多年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在下降。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低于50%,并逐年下降,2000到2011年期间,从46.4%下降到35.5%。而同一时期,的居民最终消费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英国超过60%,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

但是要想拉动内需,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增加居民收入,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提高居民收入就意味着降低和企业收入比重,同时还有冗员(应该裁减的员工)的工资、社保的问题。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当时投资四万亿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拉动内需不如投放货币来得快。

此外,在面对外需不足的问题上,以前是大规模对外投资,这样做的矛盾所在是,一方面会导致财务亏损非常大,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外需就会萎缩,国内产能过剩更加严重。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刘毅

本文标签:,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