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星期六

海外难留下、国內竞爭大 HG就业陷两难 组图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將达727万人,就业市场情势严峻。(新华社资料照片)</p><p>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將达727万人,就业市场情势严峻。()


留学归国的年轻人要適应久违的中国生活,还要面对户口、住房等现实问题。(中新社资料照片)</p><p>


留学归国的年轻人要適应久违的中国 生活,还要面对户口、住房等现实问题 。(中新社资料照片)


留学生回中国就业,面临双重困局。(新华社资料照片)</p><p>


留学生回中国就业,面临双重困局。(新华社资料照片)


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人,被认为普遍辞职率很高。(新华社资料照片)</p><p>


海外 留学回来的人,被认为普遍辞职率很高。(新华社资料照片)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將达727万人,比2013年足足多出28万人。


但是,这並不包括徐南。


徐南是一名刚从回中国的留学生。这位从高中时代起就出国深造的90后男生,如今和中国高校毕业生一起,开始步入求职之旅。


像徐南这样回中国找工作的留学生並不是个例。时光倒流20年,海归毕业生回中国可能意味著和「高薪」、「外企」、「体面」之类的词联繫起来。而如今,只有顶著洋文凭求职的年轻人自己明白,事实远非如此。海归光环正在褪去,留学生正面临「海外难留下、国內竞爭大」的双重困局。


为何回来


在美国做CEO几乎没可能


高三那年,徐南跟隨父母来到美国。由於经济学科对语言和数学的要求不高,他选择 了加州大学一所分校的经济学专业。


如今,「为什么从美国回来」成为徐南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到的一道题。徐南坦言:「回国就业,是因为在那边发展平台小。一个人想要在美国做到CEO几乎没可能。」


徐南原本有机会留在美国工作。当时,瑞士银行和波音公司都提供他工作机会,但徐南认为虽然这两家公司很不错,但是职业范围太窄。公司提供的岗位分別是私人理財和財务分析师,「而我想要以后自己做点事情」。


徐南选择回中国就业,还有一点特別的原因。在留学生活中,徐南慢慢 发现,在美国,他的確可以「活得很舒服」,但永远没办法融入美国的主流白人文化,「因为我是亚洲人」。


而对於曾在、义大利留学的张笑而言,未能留在海外还有工资因素。这位毕业於义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城市规画专业的年轻人发现,中国人在义大利做设计师,大多数只能签约为一个小设计师,月薪1000欧元(约8300元人民幣)左右,这在当地算很低的工资水平,只够温饱。


而且,即使是在海外,中国学 生也太多了。


2012年,从小憧憬留学生活的吴小姐到了。此前,她本科期间参加的社团、交流 活动,都是为出国做准备的。


「不管校內校外,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吴小姐的一位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朋友告诉她,自己所在的新闻传播专业,中国人占多数。


对於外国而言,眾多留学生可能会抢占本土学生的就业机会,加上经济问题的困扰,一些国家逐渐取消了给留学生的优惠政策。


英国就是取消优惠的国家之一。吴小姐发现,过去在英国读书,签证时间可直接延长两年,足够毕业生找到工作。但现在,留学生申请工作签证很难,多数留学生没法留在英国找工作。


「基本上,多数人不能留下来。」吴小姐推测,「个別留在海外的,不是在境內有一、两年工作经验,就是高中或本科开始就在海外读,已完全没有语言障碍了。因为英国是一年制硕士教育,很多人读了一年,语言都还没有完全过关。」


辞职率高


喜欢跳槽中国企业不爱


在回中国之前,徐南和张笑都曾认为,中国市场前景更大,会更有利於职业发展或创业。


但他们慢慢发现,自己可能想错了。


中国社会科学 院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近五年来,回中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总和的3倍。特別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中国数量达到27万2900人,同比增长46.56%。


回中国人流之大,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这些当初奔赴异国他乡的学生,飘洋过海归来之时,不得不面临一个与他们有著相近经歷和竞爭力的群体。徐南感慨说,留学生「一抓一大把」,可一些好公司一年只招20余人,大多录取的是中国名校的学生,如果留学回来的,除非来自常春藤院校,否则很少会被录取,「好几千人竞爭,只录取几个人」。


于娜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于娜毕业於北京大学韩语系,隨后到南韩首尔大学读新闻专业,「我每天都投十多份简歷,每周大概有四、五个面试机会,但是面试之后再有反馈的就很少了。求职季马上就要过去,我只收到了两、三份offer(即录用通知)。」


每天坐在电脑前的徐南,同样经歷著「撒网式」海投的挫败感:「我大概投了三、四十分简歷,但是几个月过去,我还没有收到一个offer。」


张笑参加过多次面试。不过,他多次遇到面试官「刁钻」的考问:「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人普遍辞职率很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会不会也很快就辞职了?」


张笑坦言,一些留学生確实存在这类问题。因为他们多年生活在海外,自我意识比较强,对薪资要求比较高,喜欢自己出去闯荡,更容易跳槽或创业。


另一方面,更多企业尤其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留学生及海外院校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尚有不小的落差。


于娜参加过一次国家部委的面试。「面试官知道我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就直接告诉我,他们不招收留学生。」她感到很沮丧。


隨后,另一家部委下属事业单位的面试也是一波三折。经过歷时近两个月的笔试、面试,最后只剩下于娜一人,但是,单位最后也没有录取她,只是告诉她「不太合適」。


这位本科毕业於北京大学的女生,常被面试官认为硕士学歷背景不够硬。「他们通常认为,欧美留学的比较厉害,南韩教育不够好。」于娜说。


吴小姐毕业於世界排名前20、英国排名第3的伦敦经济学院,但这样的尷尬同样发生在她的身上。


「国內大多数企业都不知道我们学校,多数人以为是个三本院校,这让我觉得很尷尬。」吴小姐说,海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院校,在中国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待遇。另一方面,一些去海外读书的学生,在中国的基础较差,出去只是混文凭,「鱼龙混杂,让留学生整体贬值」。


现实问题


为了户口努力挤进国企


回忆人生十字路口「走出去」的决定,这些年轻人无不怀有憧憬。但在求职路上,这些留学归国的年轻人与境內的同龄人相比,要適应久违的中国生活,还要同样面对户口、住房等现实问题。


北上广不仅吸引著中国毕业生,也成为了留学归国人员的首选地。不过,在这些城市的户籍壁垒面前,这些喝过「洋墨水」的年轻人不得不逐渐妥协。一纸户口让很多接受了多年海外教育的人,向中规中矩的国企和事业单位聚集。


多位留学生表示,与中国毕业生一样,他们的梦想如今只能暂时收藏起来。不少人选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努力挤进体制內。


吴小姐经过几个月的求职,最终进入了一家国企所属事业单位工作,月薪6000元左右,「北京户口,给我一种安全感」。


「有的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做多做少差別不大。」她说,自己可能会考虑跳槽到外企工作,「那里的工资大概有我们的一倍,之前主要受现实所迫,为了户口才在这里工作的。」


已工作两年的张笑,在入职之初选择了一家国企,月薪与吴小姐相同。「有了北京户口才能在北京买房子啊。」张笑说。


不过,他表示,自己可能马上就跳槽了,「已经有公司在挖我了,还是想自己创业去干事业」。


当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顺利。于娜最终还是没能解决户口问题,现在就职於一家规模800多人的广告公司,月薪5000元。「好在,公司解决住宿。」于娜很知足。


不久前,一家諮询公司给了徐南求职之旅的第一份offer。但他认为,「平均6000元的月薪比预期稍低,不太满意」。薪资水平低,是一些海归留学生的共识之一。


户口、薪资,现实让一些海归留学生感觉茫然。


「日復一日,做著重复的『体力』工作。」在吴小姐看来,虽然在办公室上班,但是,她付出的並不是「脑力劳动」。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 ,




——了解法轮功真相,三退保平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