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穆斯林兄弟会号召“愤怒之日”游行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大纪元2013年08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黄捷瑄编译报导)埃及临时政 府对首任民选总统穆尔西的支持者进行武力镇压之后,埃及国内的穆斯林势力与世俗派的较量仍在持续,穆尔西所属的穆斯林兄弟会号召8月16日全国百万游行,推翻军方的“”。外界担心,或酿成又一次流血冲突。


报导,穆斯林兄弟会将16日祈祷之后的游行命名为“愤怒的星期五”,并以“人民想推翻政变”为口号。穆斯林兄弟会以这个名称呼应2011年1月28日,反前独裁者穆巴拉克的游行,那也是冲突最激烈的日子,当时军方被要求介入,但军方宣布保持中立,该次游行于是被视为民众的胜利。


赞成及支持临时政府的组织则号召民众保护自己的家园及教堂。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社区被认定为支持罢黜穆尔西的军方,已经被伊斯兰主义者列为攻击对象。


埃及政府14日出动军队,强制驱离7月3日开始扎营静坐的穆尔西支持者。官方15日公布的死人数攀升到638人、受伤者近4千人,并有4名国际媒体记者死于这场灾难。15日仍见血腥冲突持续的在各地蔓延。


现在令人忧心的是,另一场腥风血雨可能无法避免。埃及内政部已授权警方使用实弹反击针对政府机关和部队的攻击。此前穆斯林兄弟会的群众对政府机关纵火,在另外两个省份,2名警察被激进伊斯兰主义者杀害。


BBC驻开罗记者说,埃及人将观察,强制镇压后的穆斯林兄弟会是否有新的动力,或者军方会加强揽权。


开罗民众冷漠


在穆斯林兄弟会抗议、国际谴责声浪加大的同时,埃及的报纸及国营电视台播放着兄弟会抗议者对着警察开枪的画面,一些开罗民众表示支持政府的清场行动。33岁的演员兼房地产仲介阿巴兹(Mahmoud Albaz)对说:“我们也不希望这样,最后一天我们被迫这么做。超过70%的人反对穆斯林兄弟会。”


穆斯林兄弟会在2011年穆巴拉克跨台之后的5场选举都胜利了,但穆尔西上台一年后,大规模抗议重演,穆尔西被控无能而被赶下台。 据丹麦-埃及对话研究所的资料,2012年68%在总统大选中投给穆尔西的选票来自农村地区,穆尔西在各大城市得到的支持要小的多。


44岁、在解放广场附近开网路咖啡厅的沙比(Faris Sabhy)说:“政府必须行动及干预,长期来说会救埃及人的命。”


取消军演 但未收回援助


奥巴马8月15日宣布取消原定于下月举行的美埃联合军事演习,谴责埃及过渡政府14日的暴力清场行动,但并没有取消13亿美元的年度军事援助。


奥巴马表示,埃及走上了“一条更危险的道路”。他呼吁埃及过渡政府摒弃暴力,开启民族和解。然而,基于这一地区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美国将保留对过渡政府15.5亿美元的援助案,其中包括13亿美元的年度军事资助。


前军方官员:好用的工具


路透社报导,前美国官员表示,奥巴马的决定反映了穆尔西被罢黜以来,美国的“平衡行为”,美国强调支持民众过渡到可持续的民主,而没有要求让穆尔西复职。


美国前军方高层 对路透社表示,美国国防部对美埃两年一度的“明星”(Bright Star)军事演习早已失去兴趣,这种坦克车演习早已过时,不符合现在反叛乱及反恐怖主义的主要目标。


消息人士分析:“这个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对当局来说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演习其实不重要,某些方面是不相干的。”另一名前美国官员说,奥巴马政府似乎找到“一个好用的工具,而不会损害整体的军事关系。”


埃土相互召回大使


埃及的行动引来美国、英国、、欧盟、联合国、伊朗、卡达及土耳其的谴责。其中,土耳其表示召回驻埃及大使,埃及随后宣布召回驻安卡拉大使回应。


英国首相卡梅伦15日召见埃及大使何里(Ashraf El-Kholy),谴责埃及政府的暴力行动,何里回应,过程中双方都有开枪,民众对抗政府,也抵制警察,政府必须执维持社会秩序。


极端主义或利用埃及动乱


》报导,中东及周边地区的胜战主义者正企图利用埃及的政治危机,辩称穆斯林兄弟会遭到镇压,支持了他们长期主张的“民主危险”论。


文中提到,这些暴力号召可能促成以埃及西奈地区为基地的极端分子进行强硬的军事行动,也可能使穆斯林兄弟会打破非暴力的承诺。分析警告,分歧加剧威胁着美国在该地区的目标,即藉着鼓励温和、民主声音的方式,淹没极端主义者的声音。


“国际恐怖分子实体搜寻”情报组织(SITE Intelligence Group)的凯兹(Rita Katz)说:“极端主义者找不到比这更好说明民主是如何地不可行的例子了。穆斯林兄弟会现在特别脆弱,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极端言论在这个时候特别容易被接受。”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了解法轮功真相,三退保平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