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

惊奇!“昆虫无人机”重量0.6克 每秒扇翅500次

每秒扇翅500次,仅0.6克,翻滚后也能立即复飞,这可不是某种,而是真真正正的人造

其大小好比一只大黄蜂,外观就像长着翅膀的磁带盒,身体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机身、传动装置、铰链和机翼。

灵感来源于经常蛰我们的蚊子:如果蚊子趴在脸上,哪怕迅速拍它,它也有可能溜走,并能迅速飞回脸旁继续“嗡嗡嗡”,这固然令人讨厌,但也说明蚊子等小昆虫拥有极高的飞行弹性。再比如,一只果蝇倒立在天花板上时,40毫秒内即可翻转过来。

昆虫的这些功能看似“不起眼”,但一直都难以在人造飞行中实现,而前文的“昆虫无人机”,正是由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Kevin Chen研发出来的带有“昆虫功能”的人造飞行机器人。

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杂志上,论文标题为《昆虫大小高灵敏、抗碰撞的弹性飞行器》(Collision Resilient Insect-Scale Soft-Actuated Aerial Robots With High Agility)。

谈及研究初衷,Kevin Chen表示很多无人机都非常大,且多数用于户外飞行。但是几乎没有可在复杂、混乱空间中飞行的昆虫大小的无人机。

他说,“昆虫无人机”的构造,完全不同于大型无人机,后者通常由机提供动力,把这种电动机缩小后并用在“昆虫无人机”中,其效率反而会降低,因此要给“昆虫无人机”寻找电动机的替代品。

起飞中的“昆虫无人机”

此前的主要替代方案,是采用由压电陶瓷材料制成的小型刚性执行器,但这种执行器非常脆弱,如果把它用于“昆虫无人机”,很难承受大约一秒一次的碰撞。为此,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弹性介电体驱动器。

“昆虫无人机”的“心脏”:新型弹性介电体驱动器

据悉,Kevin Chen通过使用软驱动器,设计出一种弹性更好的新型弹性介电体驱动器,这种驱动器由薄橡胶圆柱体制成,圆柱体上包裹着碳纳米管。

当给碳纳米管输送电压时,静电压力就会产生,进而会挤压和拉长橡胶圆柱体,这种反复的挤压和拉长,可让“昆虫无人机”的翅膀快速扇动。

概括来说,驱动器是提升无人机性能的关键。在驱动器中,弹性体片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8毫米、50毫米和210微米。在弹性体被卷成圆筒后,帽被连接到两端,并能同时连接电气和机械。

制作过程中,该团队通过降低接触电阻、来提高电阻生产效率。总之,这种新的驱动器可在更高电压和更高频率条件下驱动,并且在共振和自由位移测试中表现更好。

最终设计出的驱动器,可让翅膀每秒钟拍动500次,无人机借此拥有真正类似昆虫的灵活性。

在飞行时,如果你用手击中它,它也能像拍不死的蚊子一样,可在0.16秒内恢复飞行,此外还能进行空中翻腾等动作。

据悉,相比该团队之前的工作,本次设计的新型驱驱动器,其输出功率的密度相比以前提高了100%,换能效率提高560%。

概括来说,驱动器好比“昆虫无人机”的“心脏”,搞定“心脏”后,他们开始设计无人机的其他“器官”。

基于新的数据分析,他们重新设计了无人机的变速器、机翼铰链和机翼等,其中机翼的骨架材料是碳纤维,翅膀是聚酯纤维,看起来有蝉翼般的逼真感。

图示位置为驱动器

最终诞生的“昆虫无人机”,除可以进行悬停飞行以外,还拥有70厘米/秒的上升速度。据该团队介绍,这一速度使得该无人机成为目前最快的软移动机器人之一。

此外,该无人机的升力重量比为2.2:1,这意味着它可携带约等于其重量的有效载荷。

经初步测试和计算,使用现成的锂聚合物电池(LiPo),可让无人机大约飞行10–30秒,其中无人机下面的合金线,主要用于供电。任智健告诉 DeepTech:“目前还是通过控制器输出信号,经过电压放大器增压之后给无人机供电。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让无人机携带电池‘更加自由’地飞行。”

“昆虫无人机”的设计:遇到碰撞依旧能“活下来”

比起此前工作,本次机器人的传输长度从400微米增加到500微米,铰链尺寸分别调整为2.05毫米和0.10毫米。

其中,铰链由12.7微米厚的聚酰亚胺薄膜制成。新的驱动器、机器人变速箱和机翼铰链“强强联合”,相比此前工作,该无人机的净升力提高83%。

他们还进一步改进了机翼设计,从而让无人机可在更大气动载荷下工作,并能在遇到碰撞时“活下来”。

在提高机翼刚度上,该团队使用了一种新型碳纤维。他们还对翼根位置进行了修改,飞机内梁由曲线设计、变为直线设计,这样可提高机翼的碰撞鲁棒性。

另外,机翼的前缘翼梁和对角翼梁,都与碳纤维的方向对齐,这样可增加机翼的刚度,从而帮助无人机在遇到碰撞时可以恢复飞行、以及做出空翻等动作。

在飞行展示中,他们还发现该无人机可实现可控的悬停飞行,如下图,这是无人机在飞行中出现10秒悬停的图像序列。

在这次10秒的悬停飞行中,高度误差小于0.5厘米,xy平面的漂移小于4厘米。

在悬停飞行期间,驱动器的输入电压幅度在悬停条件下缓慢变化,电压上下浮动为20V。相反,在机身快速翻转过程中,驱动器的电压幅度在2-3次拍打翅膀(60毫秒)时,将从近2000V下降到200V以下。

大幅的电压变化,会给驱动器带来极大的瞬时应变,但由于驱动器由弹性体制成,因此承受力比刚性驱动器更强。

为展示无人机的敏捷性,他们还进行了受控上升飞行,拟合结果表明,无人机的上升速度达到70厘米每秒,相比他们之前的工作,其最大上升速度提高了两倍以上。

除了演示悬停和上升飞行,该无人机还可通过反馈控制,从飞行中的碰撞中恢复。下图 a–c显示了第一次碰撞恢复演示,演示中他们将无人机向下推,但这种扰动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无人机被击中后,机身高度降低4厘米,然后它逐渐回到悬停设定点。这说明,在飞行干扰中,“昆虫无人机”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和恢复能力。

期间,为验证无人机的空翻能力,他们做了五次实验。

据悉,空翻演示需要驱动器来处理输入信号的巨量瞬时变化。

谈及应用,任智健表示:“它基本可用于目前所有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在搜救和探索上,可进入更加狭小封闭的空间。其他应用领域还有野生自然环境的考察、农作物授粉等。受益于仿生和微型的优势,这款无人机基本不会干扰到。”

他补充称:“最近的毅力号火星车上搭载了最新的无人机,由于大气稀薄,必须增加成倍的转速才能起飞运作。而我们此次设计的软体介电驱动器,在高频运动上比传统电机更有优势,同时在低重力环境下,也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DeepTec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