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

大陆民企成中共去杠杆政策的“背锅侠”

作者:賀景田

国企和民企率出现分化:国企杠杆率下降,民企杠杆率上升。

据中共官方去杠杆最新报告数据,国企和民企杠杆率出现分化:国企杠杆率下降,民企杠杆率上升。安信首席经济学家高善表示,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中共政府反向而动,且未在结构上加以区分,结果是国企获益去了杠杆,民企成了“背锅侠”。他认为,这也许反映了反周期政策或者“国进民退”潮流的影响。

国企民企杠杆分化

陆媒《21世纪经济报道》9月19日报道,据中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二季度报告》显示,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部门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半年累计上升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均下降,非金融企业由157%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二者共下降了1.4个百分点。

报道称,上半年,国企和民企去杠杆出现分化是较为突出的现象。从企业率来看,国企在去杠杆,而民企在加杠杆

根据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姜超9月5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从A股公布的2018年半年报来看,截至2018年6月底,上市非金融企业中,地方国企负债率60.54%,较2017年底的60.20%略有走高,但与2017年6月底的60.74%比较起来还有所降低,近两年来杠杆率基本稳定;而民营企业负债率则从2016年底的52.3%走高至2017年底的53.8%,2018年6月底进一步走高至54.6%,说明在地方国企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杠杆率持续走高。

香港《信报》7月份也报道,整体杠杆率依然有所上升,但杠杆率实际上略有改善,债务增长主要由民营企业带动,尤其是旧有行业及处于按资产计算100强的企业,几乎没有去杠杆化的迹象,与全球企业显著去杠杆形成鲜明对比。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总结称,“国企民企杠杆分化有两方面主要原因:挤压和融资歧视,这推动了一些民营企业逐步‘投靠’国企。”

另外,杠杆不仅是总量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分部门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居民杠杆率今年二季度为51.0%,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都在下降。金融杠杆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

任泽平认为,“对中国来说,好的去杠杆不是简单温和通胀去杠杆,而是要解决背后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最终实现市场配置效率提升。”

去杠杆之殇:民企成了背锅侠

6月2日,安信首席经济学家高善对中共去杠杆政策提出批评,认为中共全面收紧金融条件和环境,通过高利率去杠杆的组合和选择,造成杠杆率越来越大,带来权益市场持续调整,带来银行持续坏账,带来民营企业流动性危机。

金融海啸以来,中国杠杆率的上升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非国有企业的杠杆率一直在下降。实际上,市场杠杆率在2016年已经开始改善,但政府在2017年提出去杠杆,在某种程度上帮了倒忙。

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去杠杆就是需要居民和企业去还债,而紧缩的货币环境造成GDP下降,居民和企业需要借钱度日,那么就容易造成杠杆越去越多的现象。但中共政府却反向而动,在实施紧缩性政策的环境下去杠杆,而且,去杠杆政策未在结构上加以区分,其对象是全企业、全板块、全居民。

货币环境的紧缩使企业特别是民企融不到资,后果只有跑去境外融资,结果就是,尽管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在上升,但是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却在升值。这肯定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出现较大的好转,而是因为境内信贷市场塌方,企业去海外借钱,导致有大量外汇流入,推升人民币升值。这在理论上必然导致中国GDP的收缩,也从理论上容易导致去杠杆越去越多。

金融危机之后,国有企业经历了明显的加杠杆过程,其高峰出现在2014年,但是中国私人部门并没有经历杠杆率的上升,整个资产负债率一直在下降。2015年以后,国有部门的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开始下降。这也许反映了反周期政策或者“国进民退”潮流的影响。

中国再燃“国进民退”质疑声

路透9月18日报道,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企生存艰难,而中共政府则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基调进行国企改革,令中国民企对生存空间产生深深忧虑,再度引发业界对“国进民退”的质疑声。

中国经济50人论坛9月16日在召开,在会议上,对“国进民退”的质疑亦成为参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而呼吁加强产权保护,建立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更是来自企业的最基本诉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建堂指,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非公经济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民营企业创造了60%多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创造了80%左右的就业岗位。

近日,财经人士吴小平发表了“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网络文章,引发舆论哗然。

马建堂提到,吴小平的观点引发了很多讨论,和当下大家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一些担心有关系,“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怎么看待民营经济。”

中共派党组书记入驻民企“哀鸿遍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表示,中国经济大格局发生了变化,国进民退现象比较突出。他引述自己所做的调查称,在广东、深圳、等民企民营资本最发达的地方,国资都在高歌行进。

李扬说,这一次国进民退的弊端是显然的:“国企的效率普遍比民企低一些。民企并入国企后,国企就会开始往民企派领导、派书记等等,很可能就窒息了它原来的生命力……过两年再看,后果会是令人堪忧的。”

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券商的高层无奈地说,其所在的公司已经派驻了党组书纪,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提升业务能力的要求。“作为企业重要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虽然不是国企,但现在已经变的越来越像国企了。”

四通控股董事长段永基提到,中共政府控制越来越紧,目前的经济形势从接触的民营企业,感觉到的是形势日趋严重、信心大减,就是“哀鸿遍野”。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賀景田综合报导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