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

外媒:科学家发表"重新冻结"北极的疯狂计划!

这么疯狂,它也许可能会起作用。

绝望的时刻需要孤注一掷的手段。随着附近的温度比去年平均温度还要暖活,达到前所未闻的高出摄氏20度(华氏36度),北极现在是不可否认的严峻。

但是,与其坐着看海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这个地区消失,科学家策画出一项疯狂的,来’重新冻结’北极。透过在冰帽上安装大约1千万台风力帮浦,喷洒海水到表面上来补充海冰。

一篇新论文大略叙述了小组’重新冻结’北极的计划,估计1千万台风力帮浦可以额外增加1公尺的海冰到这个地区目前的冰层,有助于保护冰层来对抗全球快速升高的温度。

他说:“更厚的冰意味着冰能维持更久。反过来说,这意味着所有北极海冰在夏天消失的风险将会大大地降低。”

这个想法是要在北极地区安装数百万台风力帮浦,把海水喷洒到冰面上,冻结成额外的一层冰,然后让冰帽变厚。

研究小组预测,灌注1.3公尺的水到冰面上,将导致冰变厚1公尺(3.2英尺)。换句话说,这是每秒7.5公斤的水(16.5磅),或是每小时27公吨。

他们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的北极海冰,目前的年平均厚度只有1.5公尺(4.9英尺)。在一个冬季期间增加1公尺的冰,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他们还提到,增加1公尺的冰,就好像把时间回推17年。

他们总结:“整个北极地区在2030年代初实施,1年增加1公尺的冰会把时钟重置到现在,而不是期待在2030年之前,一大片无冰的夏季状态。”

“北极海洋面积大约为107平方公里(41平方英哩)。如果把风力帮浦分布在这个地区的10%,大约需要1千万台;如果分布到整个北极地区,将需要大约1亿台。”

“这会需要一具按照规定的直径6公尺(19英尺)叶片风力涡轮机,重量为4千公斤[8,818磅]钢的等级。为了维持浮在海面上,浮标需要具有大致相同重量的钢。把它当作整数来看,我们估计每台设备需要大约1万公斤的钢[22,046磅]。”

他们补充说明,要制造1千万台帮浦,需要每年大约1千万吨的钢。如果想在整个北极地区部署帮浦,每年需要1亿吨的钢。

这不是研究人员第一次认真考虑对北极进行’地球工程’,来回应人类造成的

之前的提议包括人为白化北极,藉由在冰上泼洒明亮的浮粒,来帮助把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或是在这个区域上方产生人造云,以防止热在一开始就到达地面,这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正要进行调查的极光。

这项新计划的估计费用大约是5千亿美元,意味着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提供资金来支付这项庞大的费用,在北极各处设置本质上是巨型的空调系统

但随着这个地区现在的暖化速度超过地球任何其他地方,以及政治影响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证明是无效,风险将会是在未来几十年内,失去很多北极的夏季海冰。

而这将不只是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而且是对整个世界,产生数不清的影响。

我们不仅会失去已经越来越少的物种,例如北极熊和北极鳕鱼;而且如果所有的海冰消失,我们将会失去地球把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的最大机制之一。

正如Mark Fischetti在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报导,北极温度与在2016年横跨北美、欧洲和亚洲中纬度地区所看到,其间的差异是历史纪录上最小的。

而这看起来好像是藉由喷射流所引起的大振幅,非常强劲的风带在全球各地移动系统,触发赤道附近的极端天气,例如热浪、干旱和大雪。

来自美国罗格斯(Rutgers University)海洋与海岸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s)的Jennifer Francis告诉Fischetti:“北极的纪录是令人震惊的,因为有这么多的纪录。额外的暖化正在北极发生:北极放大效应(Arctic amplification)。这是我们所看过最大的一次。”

“我们认为正在发生的是,放大效应有利于在喷射流中这些非常起伏的模式。当这些起伏变大时,我们容易看到横跨中纬度地区非常持续的天气模式。”

正在调查与北极地区混乱喷射流有关的极端事件是加州干旱、美国和西伯利亚最近的‘末日暴雪(snowmageddon)’冬季、以及英国的极端洪水。

我们不只是前往一些前所未有且难以预测的天气波动,我们已经生活在其中。

Desch认为,目前政府计划抑制气候变迁的影响不足以拯救北极,因为北极的暖化速度已经是仅仅几年前气候模型所预测的两倍。

让我们在这里实际一点。这是一项非常的大计划,它从来没有在目前的形式发生。但也许是时候人类来考虑冒险并尝试做些疯狂的事,因为我们正开始看见坚持现状将会是如何的危险。

这项计划目已经在地球的未来期刊(Earth’s Future)做出大概的叙述。

来源:ScienceAlert

来源:赞新闻编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